河北新聞網訊(河北日報通訊員張志國、郭俊峰 記者周萬良)日前,“中國鑄造之鄉”泊頭市《鑄造行業達標條件暫行規定》正式實施,以加快推動傳統鑄造業發展,實現從
鑄件到部件再到生產整機的突破。
泊頭市現有鑄造企業700余家,年生產能力300余萬噸,其中實型鑄造占_產量的50%以上。然而,在產業繁榮發展的背后,企業數量多、規模小、抗風險能力較差以及部分企業生產工藝落后、噸鑄件能耗高及污染較重等問題成為產業升級發展的瓶頸。為此,泊頭市依據中國鑄造協會制定的《鑄造行業準入條件》,編制了《鑄造行業達標條件暫行規定》,對企業布局、企業規模、鑄造工藝、鑄造裝備、鑄件質量、能耗與節能、廢棄物排放與治理、安全生產、監督與管理等9個方面的內容作了詳細的達標規定,并確定數控機床、礦山機械、石油機械、輸送設備等成套產品為鑄造產業發展的主導方向,以嚴格限制低水平產能的盲目擴張,逐步淘汰落后產能,推廣_的低碳鑄造技術,促進鑄造產業結構升級。
該市財政還出資550萬元設立“產業升級獎”,鼓勵企業加強科技研發、品牌包裝、管理創新,鼓勵在固體廢棄物量較大的企業建立鑄造廢棄物集中回收、處理和綜合利用機構。
泊頭市鑄造協會負責人表示,按照泊頭市鑄造產業發展規劃,到2015年,全市鑄造企業將由700家精簡到300家,并重點發展精密鑄件和
機床鑄件、風電等大型工業鑄件。